一、操作前準備
介質添加與檢查
向儲液槽注入冷卻液(乙二醇水溶液/乙醇/專用冷媒),液面需覆蓋制冷盤管且低于臺面20mm。
檢查介質濃度是否符合溫控需求(如乙二醇溶液濃度需匹配目標溫度)。
設備連接
使用保溫軟管連接循環泵進出口與實驗設備(如反應釜),確保接口密封且管路無扭曲。
僅需內循環時,將泵的進出口直接短接。
電源配置
確認電源為220V/50Hz并接地,功率需匹配設備總功耗。
二、啟動操作
初始化啟動
開啟安全開關→主電源→制冷開關,壓縮機延遲3分鐘后啟動。
雙機型設備優先啟動高溫機,達-30℃后低溫機介入。
管路排空
點擊循環鍵運行5秒后關閉,重復3-4次以排出管路氣泡。
開啟循環
溫度達到設定值后,啟動外循環泵及閥門,按需調節流量(如激光設備需高流速)。
三、運行監控
溫控調節
通過PID控制面板設定目標溫度(如酶反應需±0.5℃精度)。
異常波動時檢查介質濃度及管路堵塞。
安全防護
禁止在液位低于2cm時運行制冷功能。
乙醇介質場景需通風避火,操作者佩戴防凍手套。
四、關閉流程
順序停機
實驗設備→循環泵→制冷機→主電源→安全開關→拔插頭。
介質處理
短期停用:保持介質在槽內,關閉閥門防泄漏。
長期停用:排空液體并用清水沖洗管路。
五、維護規范
日常維護
每月清潔冷凝器濾網(水冷機型檢查冷卻水流量)。
每季度更換介質并檢測管路防腐狀態。
故障應對
壓縮機異響:立即斷電并檢查制冷劑壓力。
循環流量下降:排查過濾器堵塞或泵葉輪磨損。
操作優化提示
超低溫(<-80℃)實驗中,建議預冷5分鐘再開啟外循環。
程序化溫控可通過▲/▼鍵設定梯度曲線(如鋰電池測試需5℃/min速率)。
以上操作整合自主流設備手冊及實驗室安全規范,實施時需結合具體型號參數調整。